自从睿铂推出带稳定云台版本的五镜头倾斜摄影相机,很多客户都有这样疑问,以往都是直接挂载无人机平台,五镜头倾斜相机到底需要挂载稳定云台么?稳定云台会带来什么优势?
所以我们直接做了一个对比:用相同倾斜摄影相机,一个硬挂载,一个稳定云台挂载,相同的作业环境和参数,效果和精度会有多大差别?
测试同事最早的如意算盘是直接挂两套DG6pro一起飞行,不过飞了才发现云台相机遮挡了另外一个相机旁向视角,所以还是只有单独飞行。
测试参数
1、倾斜相机DG6Pro;
2、大疆M300RTK,作业速度14m/s;
3、测区面积约0.1平方公里,中高层建筑为主;
4、重叠航向80%,旁向70%;
5、航高190m,分辨率1.8cm;
测区概况
测试过程
采用M300无人机和DG6Pro倾斜相机进行测试。相同航线,两个架次,一次倾斜相机直接挂载无人机上,一次倾斜相机通过云台挂载无人机上。
作业流程大家熟得不能再熟了,此处省略300字...
测试结果
模型效果对比:带云台和无云台DG6Pro两者的模型效果相差无几。
精度对比
云台挂载精度报告
传统挂载精度报告
测试结论
1、增加云台之后航片姿态更好;
2、增加云台对模型精度都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3、增加云台对模型效果几乎没有帮助;
4、增加云台会额外增加300~500g重量;
(*仅针对本次测试环境和无人机平台)
通过上面测试,结果表明最关键点是稳定云台对倾斜模型的效果和精度实际帮助都不显著。但其他方面增加云台有一些相对优势:首先可以做近景摄影测量,相机使用场景更广;其次增加云台能够适当降低快门速度,提高进光量(不过飞机速度也要降低,否则会有较大像移)。
关于云台的三个误区
1、很多客户认为挂云台作业效率会更高,因为挂云台之后无人机可以飞得更快,实际上限制无人机飞行速度是拍照间隔时间和像移大小。
2、同样很多客户认为无人机飞的快,姿态会更大,如果有云台可以补偿飞机姿态,实现更好的建模效果和精度。
但实验已经验证,云台对模型效果和精度的帮助并不大,其次作业过程中M300无人机12m/s跟最高速度15m/s飞行姿态的倾斜程度相差不大(平均约4°~6°)。
作业过程中无人机的倾斜的姿态,甚至对模型效果还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参考睿铂之前的文章(查看后文案例回顾),当然如果对此有执念的客户,可以像飞马无人机一样,倾斜相机可以预设机械加一个补偿角。
M300飞行速度与俯仰角的关系(微风环境)
3、加云台之后航片姿态肯定更好,从理论上是可以稍微减小一些重叠度,来提高作业效果,不过实际完全没有必要冒着重飞的风险去提高这么点效率。实际上我们的确有客户为了减少数据量,把重叠度降低了一些,结果模型整体无大碍,但是细节地方就是差了一些,导致外业从新飞了一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