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斜摄影的原理
想象一下,你从天花板俯视下方的桌子,视线垂直对着桌面时,你只能看见桌子的顶部,桌腿、抽屉的位置这些侧面,全都被挡住了,可只要稍微挪动一下位置,从侧面斜着看,桌腿、抽屉这些细节就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倾斜摄影技术做的事,和这个道理很像。它不像传统摄影那样只从正上方拍地面景物,而是从五个角度来 “观察”:一个角度正对着目标的正上方(就像垂直看桌面),另外四个角度分别朝着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倾斜(类似从侧面看桌腿和抽屉)。
然而五镜头倾斜摄影系统的多视角影像采集也并非拍一次就采集完五个角度的影像的,正如从天花板上看桌子,需要挪动位置才能看到侧面,相机拍摄地面物体时也需要挪动位置,才能拍摄到不同的侧面,这就需要引入航线规划机制。如下图所示,当无人机以类似航线飞过目标上空时,倾斜摄影相机的五个镜头就可以在不同点位扑捉到目标物的五个方位的影像。
2. 倾斜摄影的命名由来
名称中的“倾斜”直接来源于相机拍摄时的物理姿态,倾斜摄影通过将相机光学轴倾斜一定角度(通常在30°到60°之间)拍摄,而非传统垂直摄影的垂直对准。这种倾斜角度使相机能够同时捕捉建筑物的立面、屋顶等多角度信息,从而生成更符合人眼视觉的三维模型。
现代倾斜摄影系统通常搭载五镜头相机阵列:1个垂直镜头+4个倾斜镜头(前、后、左、右方向)。例如睿铂五镜头倾斜摄影相机均采用此构型,这种“一正四倾”的硬件布局,使倾斜摄影相机成为区别于传统单镜头航摄的核心标识。
在实际作业中,垂直镜头负责获取地物顶视图,倾斜镜头则聚焦于建筑物立面等侧面纹理。飞行器按预设航线飞行时,所有镜头同步、连续曝光,可全面覆盖测区,既保留了垂直视角下精确的平面位置信息,又通过倾斜视角补充了立面、街道侧面的高清纹理与几何信息,充分结合了顶视图与侧视图的双重优势。
3. 倾斜摄影的应用价值
倾斜摄影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利用采集到的大量、多角度、高重叠度的照片,通过专业的实景三维建模软件(如 ContextCapture/Bentley、Pix4D、PhotoScan/Metashape、Smart3D 等),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特别是运动恢复结构和多视图立体匹配算法)生成真实三维模型。具体过程包括自动识别照片间的同名点,进行空中三角测量以精确解算每张照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进而生成密集点云、构建三角网表面模型,并将原始照片的真实纹理自动映射到三维网格模型上,最终输出带有真实世界纹理的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通常称为 “实景三维模型” 或 “倾斜摄影模型”)。
4. 主要优势
倾斜摄影技术的主要优势显著,它能通过一次飞行获取大范围区域地物的全方位信息,大幅减少外业工作量,效率极高;生成的模型直接使用真实照片纹理,视觉效果逼真,信息丰富且细节清晰(如建筑物窗户、广告牌、道路设施等);结合高精度 POS 数据(GPS+IMU)和专业处理算法,可获得厘米级精度的三维模型和地理坐标,同时弥补了传统垂直摄影的不足,能同时获取地物的顶部和侧面信息;从数据处理到模型生成的自动化程度高,且在生成的三维模型上可以直接进行高度、长度、面积、体积、角度、坐标等量测。
5. 主要应用领域
倾斜摄影技术因其高效、真实、精准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智慧城市领域,它可用于城市三维底图建设、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公共安全及数字孪生城市基础构建;在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能快速生产大范围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工程建设中,可辅助工程规划设计、土石方量计算、施工进度监测、竣工测量及与 BIM 结合应用;此外,还在应急救灾(快速获取灾区三维实景,评估灾情,规划救援路线)、不动产管理(房产测绘、三维地籍、土地确权登记)、文物保护(古建筑、遗址的三维数字化存档与修复)、电力巡检(电力线路通道三维建模,辅助安全距离分析、树障检测)、农林资源调查(林业资源普查、农业估产、病虫害监测)、影视与游戏(创建逼真的虚拟场景)以及房地产与实景导航(制作三维楼盘展示、实景地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 总结
倾斜摄影技术通过创新的多角度同步拍摄方式,革命性地提升了从空中获取三维地理信息的能力。它能够高效、真实、精准地构建大范围的三维实景模型,为智慧城市、测绘、规划、应急、工程建设等众多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和解决方案,是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